1、事件:2023年5月15日央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后文简称《报告》)。
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但海外全球格局重塑、国内内生动力需求不足
央行对外部环境的担忧有增无减,存在高通胀、金融机构稳定风险、全球格局日趋复杂等问题。央行指出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高通胀较为顽固;海外金融稳定风险上升;美联储货币政不确定性加大;
2、物价:物价将温和回升,无需担忧通缩
央行对于未来通胀反弹的担忧有所缓和,并强调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央行表示“物价水平温和上涨,下半年可能逐步回升”,暗示通胀上行的风险相对缓和。专栏4《我国通胀水平处于温和区间》指出,2023年物价涨幅阶段性的回落,主要原因为疫情放开后供给恢复较强、但需求复苏偏慢出现缺口,以及2022年的基数效应。随着经济内生恢复增强,供需缺口有望弥合,CPI涨幅将低位震荡后温和回升;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对于后续通胀,我们认为CPI同比先下后上,PPI通缩降幅预计不大。
3、货币&信贷政策:“稳”货币、宽信用、稳利率
货币政策方面表述变化不大,突出三个“稳”: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再贷款再贴现的稳定性、货币信贷节奏的平稳性;信用仍趋走宽,适度调整节奏,我们认为后续降准、降存款利率、降LPR概率仍存。结构性货币工具的发行和使用已进入平稳阶段,后续将推动结构性工具对普惠、科技、绿色等重点领域的常规化支持。
(1)流动性方面,新增“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引导金融机构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和力度”,对应一季度人民币信贷和社融强势增长之后,信贷投放将保持平稳适当节奏,4月金融数据也已经开始边际回落,但总体看2023年信用会继续走宽。
(2)利率方面,增加“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适度”,“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中延续指出“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因此降存款利率和降LPR概率仍存。央行作专栏1《合理把握利率水平》,指出我国利率政策考虑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向历史周期和全球各区域的平均值收敛,从而降低政策利率的波动。因此,央行一直保持着以我为主的宏观调控定力。向后看,央行将延续“稳健”的利率决策,合理把控宏观利率水平。
4、房地产&金融风险:
《报告》新增“加快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以及“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预计后续地产供需政策加码力度或不大,但不会转向收紧,
其他:实体需求回升将带动储蓄释放,
风险提示:经济超预期下行;政策力度不及预期。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