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22 年,美联储持续加息,全球流动性紧缩,加密行业进入深熊。今年,Crypto 资产总市值缩水超过 2.2 万亿美元,CEFI 类机构业务规模下降约 71.4%。行业在连续经历 Terra 崩盘、3AC 和 FTX 破产事件后受到重创,包括 BlockFi、Genesis 等大型机构遭遇破产或清算危机。但是,行业的建设并没有停止:一级市场的投融资总额超过 277 亿美元;以太坊开启了 PoS 新时代,Layer2 快速发展;X2E 唤醒了 GameFi 新业务模式等。本篇报告将从行情、数据、投资、地域、应用、技术、监管等 7 个领域全面分析 2022 年的得与失,为 2023 年的行业发展提供预判和建议。
我们从加密人口占有率、CEX 流量、DeFi 流量和网络搜索热度四个维度,建立了 Crypto 地域发展指数,美国、越南和俄罗斯位居前三。2022 年全球加密用户大约有 3.2 亿人,超 40% 为亚洲人,新用户增长量由 2021 年的 1.94 亿人下降到 2500 万人。美国、韩国和俄罗斯的 CEX 交易所访问量最大,总占比超 22%。美国 DeFi 市场份额占比第一,DeFi 协议的访问量是第二名巴西的 6 倍。南美、南非和中东地区对加密行业的关注度最高。东南亚地区加密人口达到 4600 万,仅次于北美市场。南美和非洲的加密货币应用场景以支付和储值为主,有超过 1/3 的国民日常使用稳定币。
基础设施赛道仍聚焦于性能优化,服务类设施更加完善。以太坊 Layer2 项目百花齐放。新公链依靠「模块化」技术路线得到了快速发展。存储赛道技术发展多样化,存储容量和利用率持续缓步增长。域名作为应用层和 DID 的基础设施,也出现爆发式增长。跨链桥数量众多,安全性和互操作性仍然有可提升的空间。在矿业方面,比特币矿业发展艰难,而以太坊即将迎来质押即服务的新时代。
在应用层面,DeFi 各链总 TVL 较历史最高点下降了 70% 以上。杠杆出清,收益率下降。NFT 市场高开低走,总市值下降约 42%,交易活跃用户数下降约 88.9%。NFTfi 项目已崭露头角,成为下一个增长点。GameFi 和 Metaverse 有亮点表现,但发展不足。
在监管政策方面,今年,全球有超 42 个主权国家和地区对于加密行业采取了 105 项监管措施和指导。积极类政策占比 36%,较去年大比例增加。各国对行业的全面监管框架已提上日程,CEX 监管趋严,链上监管或被纳入体系。
熊市仍在继续,我们提出了 4 个有价值的市场底部指标,给出了规避熊市陷阱和保护资产的建议。最后,我们预测了 2023 年行业发展的一些方向:(1)2023 年初行情筑底;(2)Twitter 等 Web2 头部社交将持续融入 Web3,带来新的 SocialFi 发展模式;(3)Layer2 将在 2023 年出现生态爆发;(4)ZK 加速网络开始起步;(5)Dapp Chain 将迎来快速发展期;(6)链上存储的真实需求快速增长,存储赛道迎来实质性发展;(7)链上监管加强,部分协议或受到威胁;(8)加密货币将被更多国家用于支付或授权为法币。
1. 全球经济形势下的加密行业
1.1 全球宏观:通胀、加息和下跌
如果要给 2022 年的全球宏观市场梳理一条脉络,那么一定绕不开全球通胀和随之而来的货币紧缩这条主线。它们就像是宏观市场这篇大乐章的基调,影响着全球经济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加密货币市场。不仅如此,正因为当前我们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是近几十年少见的,所以在今年影响加密货币市场的因素里,宏观因素超过了监管、新技术、新赛道等行业内部因素而占据了主要地位。下面我们根据全球通胀和货币紧缩这两个要点来梳理一下今年以来全球的宏观市场情况。

上图为美国、欧元区、中国、日本和英国这几个主要经济体从 2021 年 10 月到 2022 年 9 月的 CPI 同比数据,可以看到在过去一年里几个主要经济体的通胀均上升,且除中国外,其他国家目前的通胀率均处于近十几年来的最高水平。面对这种情况,全球各个高通胀国家的央行普遍采取了通过加息及退出 QE 等收紧货币政策的方式,希望能借此抑制需求端,从而降低通胀。

上图为美国、欧元区和英国从 2021 年底至今的基准利率走势图。可以看出,本轮全球的加息周期的特点是力度猛节奏快。以美国为例,美联储在 8 个月的时间内将联邦基准利率提升至 2.5% 的水平,而在上一轮加息周期时美联储将利率提升至这一水平用了将近 2 年的时间。快速猛烈的加息无疑为全球风险资产的价格带来巨大压力,这其中加密货币不可幸免。

上表为市值排名前列的几个主要币种今年以来的涨跌幅。可以看到伴随货币政策的收紧,各个币种无论赛道无一幸免,都遭遇了大幅下跌。虽然今年行业内发生了 terra 崩盘、以太坊合并等历史性事件,但这些事件要么是宏观环境恶化的后果之一,要么并没有改变行业整体下跌的趋势。因此可以说,今年的宏观市场环境的关键词就是通胀、加息和下跌。
1.2 Crypto:潮水退去的一年
2022 年是加密货币市场长期下行的一年,外部金融环境恐慌,加之内部诸多事件连锁暴雷,直接导致整体市值缩水 2 万亿美元。
1.2.1 行情:由牛转熊,并进入深熊

这里可以看出来,在熊市期间,BTC 和 ETH 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保持着高的市值占比的同时,跌幅也相对较小。DeFi 板块和 Gamefi 板块 虽然总市值跌幅在 80%-90% 之间,但是大部分单个资产的跌幅都更大一些。因为总市值也一直在补充进入新资产,增加了资产数量,也就填充了资产的下跌。市场的下跌,对于牛市时比较热门的资产退热很快,大部分的跌幅都到了 90% 甚至更高。
200 周 SMA 指标
对于主流资产 BTC 来说,通过观察十多年来的历史数据,200 周 SMA 指标适合于观察 BTC 的底部区间。

由于 2014 年之前,BTC 未完成指标 200 周的前提条件,所以该指标从 2014 年中旬开始。从历史数据来看,2015 年的两次跌破指标,2019 年的触碰指标,2020 年「312」的跌破指标,大多只是短暂的触碰或调整后便反弹。但是目前来看,BTC 价格自今年 6 月份跌破指标,8 月份的突破后回落,价格一直长期震荡在指标的下部。根据指标来看,BTC 历史第一次跌破并在下方震荡,目前的市场便是史无前例的深熊。
1.2.2 应用:在低迷中发展和创新
根据 DeFillama 数据,DeFi Total TVL 从 2022 年 1 月份 171 billion USD 到 2022 年 10 月份最低点 50 billion USD。目前 10 月末约为 55 billion USD。随着 Terra 等的一系列暴雷,DeFi 的 TVL 也出现过两次断崖式下跌,市场确认并加速进入了熊市阶段。

下图的数据是显示借贷协议中未偿还债务的价值。当下的数据约为 4 billion USD。与去年最高点 25 billion USD 相比,下降了 84%。在链上的用户对于杠杆的需求下降,从而使得链上交易活动减少,也是这次熊市的一个明显的特征。

目前 ETH 链依然是 DeFi 的主战场。随着 2020 后半年的牛市开启,协议的爆发性增长,币价和收益率同时上升,吸引来了大量的资金注入。流动性也随之增加。但是随着 2022 年,市场下跌,币价和收益率也在同时下跌。流动性被抽取,大量资金外流又加速下跌情绪。目前主流借贷协议的稳定币存款利率甚至低于美国国债。在近期,又有许多协议遭受黑客袭击,链上又出现了如 Terra 的暴雷事件,使得厌恶风险的资金被提取。
在这种行情下,市场也进一步的推动了 Layer2 公链的发展,DeFi 生态能在 Layer2 上二次发展。扩容方案的速度更快,价格更便宜,对于普通用户的成本就更低,更能吸引小资金用户参与 DeFi。这也是 Layer2 发展的好时机。
通过观察 Layer2 链上的 TVL 数据,我们发现,在 2022 年 4 月份,Layer2 的链上 TVL 达到了最高点 7.5 billion USD,随后一路下行至 7 月份的 3.7 billion USD。不同于其他的生态,Layer2 生态从 7 月份触底之后便一路上行,到现在约 5.32 billion USD。这要归功于 Layer2 的技术逐渐成熟,开始发币,并且大量的应用随之落地,并且多数 Layer2 链的开发团队也在积极展开激励,比如预空投奖励活动,发币等。随着 Layer2 扩容方案的发展和进步,未来的链上必然会派生出更多的玩法和生态项目。

随着市场的热度消退,NFT 交易量也呈现出萎靡的姿态。在五月份拉盘出现的超高量,是因为当时发行的 otherdeed for otherside(也叫猴子地)产生了 fomo 情绪。同时,NFT 的总市值的跌幅约为一半。NFT 的计价方式以币本位为主,而 ETH 的波动也很大,NFT 的总市值不可避免的下跌。NFT 的市值从约 35 billion USD 跌到了 21 billion USD,跌幅约为 40%。NFT 总市值的下跌并没有 ETH 的幅度大,是因为 NFT 有持续的新资产发布,一直在给市场输送 NFT,这也同时吸引非 NFT 用户加入到 NFT。

尽管 NFT 市场萎靡,目前的日均交易额仅为牛市中的 15%,甚至更低,但是拥有 NFT 的钱包数量的增速并未放缓,每周约增加 8 万个,如下图。市场用户持续增多,新产品增多,NFT 总市值却在缓慢下降(如上图),这是 NFT 市场消除泡沫的现象。NFT 的价格趋于理性,同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持有 NFT,这是一种市场良性发展的现象。
1.2.3 投资:在熊市中寻找新希望
加密货币二级市场的数据持续低迷,一级市场也难以独善其身。根据 Odaily 星球日报的不完全统计,2022 年 第三季度全球加密市货币场已披露融资总金额为 58.41 亿美元,共发生 442 起投融资事件(不含基金募资及并购),集中在基础设施 20 起、技术服务商 50 起、金融服务商 49 起、应用 246 起以及其他服务商 77 起。其中,应用赛道获得的融资金额最多,为 26.05 亿美元。与 2022 年第一,二季度相比,第三季度的总融资额和融资事件总数都有明显的下滑:
根据 Odaily 和 PANews 报道的公开信息统计,2022 年第二季度全球加密市场共发生 511 起投融资事件(不含基金募资及并购),已披露总金额为 127.1 亿美元。在所有融资事件中,融资规模超过 1 亿美元以上的交易数量达到 28 笔。今年 Q1 全球加密市场共发生 461 起投融资事件,已披露总金额为 92 亿美元。

在 Q2,全球加密投资机构最关注的领域为 GameFi 和 NFT。游戏、游戏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解决方案共获得了 82 笔融资,在数量上排名第一,占融资总数量的 16%。GameFi 领域的融资金额同样遥遥领先,高达 29.96 亿美元,占全行业融资总额的 23.5%。

资本倾向于投资 GameFi 的趋势在 Q3 继续。GameFi 这一赛道的融资额为 9.63 亿美元,占总融资金额的 16.4%,在 442 笔融资事件中占比 15%(67 笔)。其中包括链游开发商,链游公会以及 X2E 链游项目。
Q3 中,L1 项目的融资表现也很好。虽然 L1 赛道只有 13 笔融资数量,仅占总融资数的 3%,但是其融资总金额达到 6.25 亿美元,是除了 GameFi 之外,融资金额最高的子赛道。比较出众的,便是 Move 语言的两大公链,Sui 和 Aptos,他们宣称,继承了 Libra 的 Move 开发语言,并聚焦于改善 L1 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同时大规模提升网络性能。高估值融资,吸引了整个市场的注意。在新公链的明星效应下,新项目也层出不穷。

因为熊市持续了一段时间,很多机构并没有成功的撑过去,还有一些机构受到了暴雷事件的影响从而解散或破产。大部分的加密投资机构转换了牛市以来的风格,加强了对投资项目的筛选。虽然在这种环境,优秀的项目也难以被掩盖光芒。各机构重点关注[1]的领域可以分为 2 大类,基础设施类和应用类。整体看来大家更关注基建类项目。根据 Huobi Research 公开的调研结果显示,Infra 的提及频次是最高的,其中 2 根主线是 ZK 和新公链,像中间件,数据,预言机,DID 等领域也明显带有基建的成分。应用类项目方面,DeFi、GameFi、社交排名前三。尽管 DeFi 已经冷清了一段时间了,但它仍然是机构最看好的方向。
[1] 详情请阅读 Huobi Research 研究报告《20 家投资机构告诉你未来的机会在哪里》:https://research.huobi.com/#/ArticleDetails?id=312
2. 加密市场地域分析
2.1 区域市场流量分析
经过 14 年的发展,以 BTC 为代表的加密资产已经影响并传播到全球的各个区域,正在由点及面的快速发展中。为评估全球不同地区加密市场的发展水平,我们主要将从以下四个维度来分析和判断各个地区加密资产业务的渗透情况和发展速度。
(1)加密人口总数及占有率:加密人口占有率指的是一国加密用户数量与该国人口总数的比值,它最能直观反映出加密市场在一个国家的采用情况;
(2)CEX 流量[2]:中心化交易所是加密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交易所通常易于使用,许多加密新手都是通过它们开启探索加密世界的大门,加密市场中大部分的用户和流动性资金都集中在中心化交易所里。我们根据交易所自身活跃用户、深度、交易量和可靠性等选取了市场中综合排名前 100 的 CEX;
(3)DeFi 流量[3]:DeFi 在近两年成为加密市场中发展极其迅速的领域之一。随着 AMM、流动性挖矿等模式诞生,DeFi 迅速吸引了市场上的大批资金,大量行业资深用户和从业者都曾积极参与 DeFi 应用的交互,对 DeFi 协议的分析可帮助我们准确地分析全球 crypto 资深用户的分布情况。我们根据 DeFi 协议的 TVL、交易量、日活用户等选取了主流的、不同公链上的近 300 个 DeFi 项目;
(4)关键词热度:网络热度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反映出大众对加密市场的兴趣程度。

2018 年到 2020 年,全球加密货币市场处于发展早期,用户增长较为缓慢;2020 年后,市场的蓬勃生态吸引了不少加密原生用户,并迎来爆发式增长。从上图也可以看出,2021 年的增长率和增长绝对值都是近年来最高的。这背后可能是众多金融机构和传统交易者纷纷入场,加之 NFT 的火热,彻底点燃了加密市场的热情。进入 2022 年后,全球的宏观经济处于衰退边缘,但下跌中的加密市场却展现出令人惊讶的坚韧性。从数据上看,全球范围内的加密用户人口仍然持续净增长。截止到 2022 年 11 月,全球的加密用户总数大约有 3.2 亿人,渗透率约 4.3%。其中,亚洲地区的加密市场用户总数占比最大,大约 40%。

2.1.2 美国、韩国、俄罗斯占据 CEX 流量前三
我们从获取到的数据中发现,2022 年中心化交易所的整体市场规模较 2021 年有较大幅度下降。具体来说,加密资产总市值在过去一年里下降约 66%,加密货币现货交易量下降约 27%,独立访客数下降了 24%。从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网页端还是移动端的加密用户,对中心化交易所的月访问量都在不断减少。这与加密市场逐步转入深熊有关。行情持续走低、资产的不断缩水均使得存量加密用户的交易兴趣越来越少。

上图显示了过去一年里主要 CEX 的月访问流量和加密总市值的关系。二者的相关系数为 90.8%,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不过值得注意的有两点。第一,二者在 2022 年 5 月有小幅背离。这可能是由于 LUNA 崩盘这类黑天鹅事件,大量用户需要到交易所抛售或抄底,反而推高了当月的交易所访问量。第二,交易所访问量虽然走低,但下降幅度远小于市值下跌程度。这说明了加密市场中仍然有很大部分的存量用户,他们对加密市场保持持续关注。

CEX 流量占比中,美国凭借自身的加密用户绝对数量和市场规模优势牢牢占据榜首,韩国、俄罗斯、土耳其、日本分别以 7.4%、6.1%、5.6% 和 3.8% 的占比紧随其后。总体来看,排名靠前的国家都有对加密行业相对友好的政策。韩国和日本因为失业率和房价都较高,阶级固化严重,青年民众将逆袭的希望寄托在了加密货币投资上。俄罗斯在制裁中被迫选择了一个更为开放和自由的金融体系。土耳其长期遭受高通胀折磨,加密货币在该国出现了货币替代的作用。

上图是占比前五国家的每月访客量变化图。美国、韩国、俄罗斯、土耳其、日本的下降率分别是 72.9%,48.6%,25.6%,59.6%,38.6%。其中,美国下降幅度最大,这主要是受宏观经济影响,美联储连续大幅度加息,收紧流动性的同时改变了资金的风险偏好;而俄罗斯的下降幅度最少。战争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制裁似乎让无国界的加密市场有了用武之地,成为该国有效的支付和贸易的补充渠道之一。
2.1.3 DeFi 用户美国占绝对优势
过去一年全球的 DeFi 独立用户总数相对有所提升。在 2022 年里,即便行业里发生了一系列暴雷、脱锚及攻击事件,但 DeFi 的长期价值和基础功能仍让他们保持着信心,并对未来市场的复苏持乐观态度。因此,我们认为 DeFi 市场的基本面仍然相对健康。
从我们的指标上看,美国的加密市场成熟度最高,但市场渗透率方面不如越南这类新兴市场。这可能是由于美国金融体系比较发达,虽然资金体量庞大,但投资者还有除加密货币外的各种别类资产配置选择。相比之下,越南、阿根廷、巴西这类新兴市场投资者的金融类选择不多。而加密货币作为无国界资产,具有高收益和高流动性等特性,深受他们的青睐。随着加密行业继续发展,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这些新兴市场的潜力不容小觑。
欧易okex交易平台,欧易okex交易所官网,欧易okex官方下载APP